和合术郭子旭(一旭道长)官方主页

便捷导航

【考据】璃月里的中国风元素(二)
作者:超级管理员 日期:2023-01-29 浏览次数:46


【从读书到远行】璃月里的中国风元素2


Hello大家好~我是鸽子精沐沐~咕咕咕咕……

得闲了终于来开坑说一说璃月了。(什么?蒙德还没更完,啊后续会更新的啦……咕咕咕)

在【从驻足到远行】系列节目中,原神制作组带我们游览了华夏大美河山,那么接下来就跟随沐沐一起【从读书到远行】感受璃月地区的中国元素吧~

由于本篇所写的事物较为零散,故采用“中国风元素”这个小标题归类,下下篇会写璃月里的文化意象。敬请期待吧~(没错,下一篇是中国风元素3我保证,3是结尾……不然来观测枢打我)

※前方大量图片预警,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全文7K+“太长不看”者慎入。

※【从读书到远行】为【从驻足到远行】联动系列考据,由于篇幅过长,涵盖内容广,沐沐将分为多个部分去写(开的坑很多,但是至今没有填完,而且璃月也没有完结还有很多值得沐沐深挖的地方)

※其中涉及一些与三次世界的对比思考,不含褒贬仅做参考。


7.?说书

说书是我国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曲艺,大约起源于宋代。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的讲史、元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

游戏中的说书更倾向于评书。评书是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艺术,作为一种**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后来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如“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评书。

评书的表演形式,早期为一人坐于桌子后面,以折扇和醒木(一种方寸大小,可敲击桌面的木块。常在开始表演或中间停歇的当口使用,作为提醒听众安静或警示听众注意力,以加强表演效果)为道具,身着传统长衫,说演讲评故事。发展至20世纪中叶,多为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是站立说演,衣着也不固定为专穿长衫。评书用北方语音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调的普通话语说演。(游戏中的说书人皆为身着长袍站立说书。)

因使用口头语言说演,所以在语言运用上,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介绍为主。并在艺术上形成了一套自身独有的程式与规范。比如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如果介绍新出现的人物,就要说“开脸儿”,即将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征作一描述或交代;讲述故事的场景,称作“摆砌末”;而如果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又往往会念诵大段落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称作“赋赞”,富有音乐性和语言的美感;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常常又会使用“垛句”或曰“串口”,即使用排比重叠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在故事的说演上,为了吸引听众,把制造悬念,以及使用“关子”和“扣子”作为根本的结构手法。从而使其表演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当然我记住的最多还是茶博士刘苏的“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听不够还老重复……印象最深的还是田铁嘴那段“天权为尊”)

(著名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辈的人很多都是这位老先生的粉丝,先生千古。

游戏中田铁嘴那段“天权为尊”很有单老先生说书的味道,非常赞!!!

配音老师YYDS!!!不知道是不是致敬老先生的一个小彩蛋呢?……)


8.?风筝

在主线剧情辞行久远之躯中,钟离在为岩王帝君办送仙典仪时用到了风筝。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

9.?灯笼

在游戏中,璃月港的绯云坡可以看到卖灯笼的长顺。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灯笼与中国人活息息相连,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徵,吴敦厚说,他以前做新娘灯(即宫灯)就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则告示这是丧葬场合;伞灯(字姓灯),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著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


10.?丝织品

在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摊位铺子售卖丝织品,而且飞云商会的二少爷行秋的命之座也恰好是锦织座。《说文》中写道:“锦,襄邑织文。从帛,金声。”徐锴系传“邑”作“色”。本义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璃月的丝织品商铺)

(行秋命之座 锦织座)

丝绸约有五千年可考的历史,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史前时代,黄河流域已经出现丝绸,到商周丝绸业已较发达,随着战国、秦、汉时代经济大发展,丝绸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公元前126年,在汉武帝的西进政(姆)策下,大量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向西运输。经过魏晋北朝发展到唐代,中国丝绸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一方面条贯、折衷传统遗产,另一方面又兼容了外来技术、纹样的优点。宋元时代随着古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丝绸生产技术的较大发展,丝绸生产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至明清江南苏杭一带成为最重要丝绸产地,发展了一批典型的丝绸专业市镇,官营织造也日趋成熟,此时,中国丝绸发展到了最活跃的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但发明了丝绸,而且昌明丝绸、利用丝绸。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中国使其在服饰上、经济上、艺术上及文化上均散发出灿烂光艺,进而使丝绸衣披天下。

丝绸是中国的特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

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艺术、风土民俗、科学技术等有极多的联系。帝王用丝绸彰显其权威,百官用丝绸标识其等级;文人写下咏叹丝绸的诗词,画家在丝绸制成的绢帛上泼墨挥洒;老百姓向各路蚕神祭祀,祈求蚕丝丰产,四大发明中有两项与丝绸有着直接的关系。印刷术的发明直接与丝绸上的凸版印花术有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印花丝织品已是大面积的多彩套印,比正式出现的唐代雕版印刷品要早近千年。因此可以说,丝绸上的凸纹版印花是后代雕版印刷术的鼻祖。此外,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也直接促进了指南针的实践和完善。

丝绸并不仅是简单的一种昂贵的服装原料,在历史的很长时间里,还承担着重要的货币功能。对中国而言,“丝绸”不仅仅是商品,而是货币本身,不但可以用来支付戍卒的薪水,还可以用来支付购买马匹等大宗商品的支出。中国用丝绸购买草原部落的畜牧产品,而草原人则沿着丝绸之路,将这些丝绸向西贩卖输送。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丝绸实现了从货币向商品的转变,也解释了在“丝路”的东端常能发现罗马、拜占庭金币,而在西方很少出土中国铜钱的原因,因为丝绸本身就是丝路通行的货币。

(丝绸)


11.?道家文化——仙人与方士

不同于蒙德的风神与四风守护。璃月大地上,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是璃月的仙人。

仙人概念在中国原始社会就已存在,甚至更久远。仙人信仰在中国早在道(姆)教产生之前就有了,在战国时期特别流行。仙人底根源当起于古人对于自然种种神秘的传说和一些拥有超凡能力的人。如在《山海经》和《楚辞》,《离骚》、《九歌》、《天问》等篇,都显示着超人间生活底仙人意识。那种超人是不老不死,不为物累,游息自在,无事无为,故为道家所羡慕。

后来到了战国时期仙人信仰也成为了长生的代名词。

《家语》曰:“不食者,不死而神。”《说文解字》:“仙:长生仙去。从人从山。”西汉汉宣帝时期史学家刘向著有《列仙传》记载了上古时期到西汉初年的众多仙人。司马迁在写《史记》也多次提到仙人。

在游戏中璃月地区仙人的命名收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帝君”和“真君”这些称呼。由于“护法夜叉”为梵文,属于佛家文化,因此不在此处赘述。

帝君的地位很高,是道( 姆)教对五方五帝的尊称。

根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天有五星,以配五行。东方的叫青灵帝君,南方的叫丹灵帝君,西方的叫皓灵帝君,北方的叫玄灵帝君,中央的叫元灵帝君。

道(姆)教还把日月神化,分别叫太阳帝君和太阴帝君。但后来也称其他地位很高的神仙,例如“东华帝君”王玄甫、“纯阳帝君”吕洞宾、“文昌帝君”张亚子等。但凡叫“帝君”的,一定是某个方面的至高主宰。一般来说,地位仅次于玉帝。

因此可以很好的解释“岩王帝君”。地位仅次于天空岛上最高一级的神明,是岩元素的至高主宰。

真君原来是一个哲学概念,《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其有真君在焉。”意思就是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有真正的主宰管着。

后来道(姆)教吸收了这个概念,凡是管一摊事务的,都可以叫真君。真君因为是负责具体事务,地位不会太高,例如灌江口二郎真君,就是二郎神,在民间虽然很火爆,但**神谱里却很靠后,因为只是一个地方小神。

同样的,在璃月地区也有“削月筑阳真君”、“留云借风真君”、“理水叠山真君”。他们前面的四字词语则代表了他们各自的职责。(由于目前剧情太少我并不好过多猜测三位真君的职责

游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三眼五显仙人”。笔者猜测这个词源自于中国古代五显灵官,又称灵官大帝,为道家巫觋所祀之神;佛书则谓 「华光**」 ,俗称 「五公菩萨」 。蠡海集云:「九月二十八日为五显生辰,盖金为气母,五显者,五行五气之化也。」 又云:「五行大帝,按俗以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黄帝」。

“三眼”则在七七的神之眼故事中提到过,“神之眼”被认同是“三眼”的正统性。即七七的三眼为:双眼+神之眼,因而为七七灌输仙力。个人认为,这不能代表“三眼五显仙人”的“三眼”为双眼+神之眼。

说完仙人,再说一说方士。

游戏中目前已知的方士是来自驱邪世家的小少年重云。

方士为遵崇谶纬思想(就是神学思想)而推奉方术之士。《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方士欲炼以求奇药。”其出现不晚于周,至秦汉大盛,并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方士集团,即所谓方仙道或神仙家。又以所主方术不同而有行气吐纳、服食仙药、祠灶炼金、召神劾鬼等不同派别。神仙思想及其方术,成为后世道(姆)教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支柱。

“方士”就是“道士”《庄子·天下篇》说:“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唐成玄英疏说:“方,道也”。《秋水篇》说:“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成玄英疏又说:“方,道也”。所以“治方术者,”就是治道术者;“大方之家”指的就是“治道之士”。但方士的神仙思想,我们不应当单纯地认为是脱胎于老庄,根据史籍,我国最早的方士是和老子时代相仿的苌弘。方士亦源于巫觋。《汉书·艺文志》阴阳家二十一家中有《苌弘》十五篇;《史记》和《汉书》中也都说过,著名的方士羡门则是阴阳五行家邹衍的弟子,这又说明了方士和阴阳五行家的关系。总而言之,在那个百家争鸣的年代里,优秀的思想文化也在碰撞、交流、融合,而后流传至今。

而游戏中,重云作为方士的职责恰好是驱除邪祟,即方士中的劾鬼一派。


12.?道家文化—— 符箓与敕令

符箓是道(姆)教中的一种法术,是符和箓的合称。符箓术起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后汉书·方术传》载:“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

符箓术的思想基础是鬼神信仰,称其有召神劾鬼、镇魔降妖的功效。

道(姆)教符箓使用十分广泛。有用于为人治病者;有用于驱鬼镇邪者;有用于救灾止害者;至于道士作斋醮法事,更离不开符箓,或书符于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将请神,令其杀鬼;或用符关照冥府,炼度亡魂。

符箓术导源于巫觋。《后汉书》载:麹圣卿“善为丹书符。”某些道士、炼气士书符时运气于符上,以之治病,可能产生一定疗效。道书谓:“符无正形,以气而灵。”

符箓术是**正一道的主要修习方术。?中国古代修道者认为,符咒作为山、医、卜、命、相五术的根本,是修道者与上天(灵界)对话的媒介和渠道,通过这一渠道,可以让九天神煞为我所用,役神驱鬼以达到祈福禳灾、祛病救人的目的。

(游戏中一处挂了一圈符箓的小池塘)

?????敕令, 词典上的解释是指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道(姆)教里面的符, 一般最上面两个字就是敕令。作名词为三清天尊下达的法旨圣谕。作动词为道(姆)教符箓法篆书写的命令。?

?????游戏中七七就是自己给自己下敕令,即自己对自己下达命令。

?????七七小朋友头上同样有符箓。个人猜测是“镇尸符”。(HK电影的设定)或者是压制仙力的封印,不同于镇尸符的黄纸朱砂字,七七头顶的符箓为金字类似于仙人洞府门前的屏障。(同为金字)

(我真的不知道这个图会不会被特殊力量PB……图为所谓的“镇尸符”)


13.?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结合——侠客与江湖

在璃月大地上,不少人有着“武侠梦”,不论是流浪剑客魏风尘还是飞云商会的二少爷行秋,“扫尽世间不平事”便是他们的理想。

侠是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笔,侠客遵循的不是儒学思想中的“忠”,而是“仁”与道家哲学,这种差别单是从三者所用的武器上便可略窥一二。骑士用长矛,攻击半径大,将自己包围在一个大圆中,以自我为中心;武士用太刀,刃锋利无比,刀身刚硬不可摧,一刀杀一人,刀一出鞘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侠客用剑,刚中带柔,舞时游刃有余,往往点到即止,处处留三分余地

《汉书。游侠传》记载“长安炽盛,街闾各有豪侠”,司马迁还在他的《史记》中专门为侠客们开了一个篇章《游侠列传》:“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焉。”这一个概括影响了后世对侠的判断。

正是因为对侠义精神的仰慕,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平事又不能解决的时候,唐代传奇里开始有了很多侠客的影子,这些侠客平日一如常人,但是若有不平事,则出手矫若神龙,事成则立刻飘然远离,不求回报。这种援助弱小不图回报的精神为侠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大家都熟悉的诗仙李白,《新唐书·文艺传》说他:“喜纵横术,击剑任侠,轻财好施。”魏颢《李翰林集序》甚至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因此才能写出:“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样的诗句。所以中国的文人,对于剑是有很深的情怀的。剑是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他们快意恩仇的武器。

江湖,古代春秋时期道家哲学用词,在中国文化中有多重引申含义。江湖的本义是指广阔的江河、湖泊,后衍生出“天下”的意思,与河流、湖泊就没有关系了,此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后来也泛指古时不接受当权控制指挥和法律约束而适性所为的社会环境。因此,江湖一词逐渐演变成较为多面或特定的用语。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中的江湖指的即是广阔逍遥的适性之处;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江湖则用来指民间社会,有与朝(姆)廷相对的意思。也因为高人隐士不甘于受朝廷指挥控制,鄙弃仕途,以睥睨傲然之情,逍遥于适性之所,所以江湖也被近代武侠小说,引为豪杰侠客所闯荡的社会。

说到侠客与江湖,不得不提到游戏中的武侠连载小说《神霄折戟录》。其中的“神霄”一词就来源于道家文化。神霄,道(姆)教谓九天中之最高者。出自《宋史·方技传下·林灵素》:“既见,大言曰:‘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就是本期【从读书到远行】璃月里的中国风元素的中篇内容,感谢大家愿意看到这里~

欢迎看稍后放送的下半部分内容。

如果觉得本文写的不错看的痛快的话~可以前往米游社对原作者表示支持哦~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