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术郭子旭(一旭道长)官方主页

便捷导航

“道家”与“道教”,两者大不同
作者:超级管理员 日期:2023-01-29 浏览次数:52

“道教”依“道家”而生,也因此很多读者会将两者误认为是一家,认为道教就是道教学说,即使不是,那也是道家哲学的延伸。这样说也没错,但也不对,两者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其实两者的区别很大的。

老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开创者,其著作《道德经》阐述了他对于道的阐述及理解。相传,这本书是他西出函谷关时,在守关史尹喜要求下写作出来的。《道德经》全文仅有五千余言,但是其中包罗万象,更着重阐述了老子对于道的理解。

张道陵则是东汉时期人,相传他在少年时期就精通《道德经》,成年后隐居到洛阳北邙山,最终在鹤鸣山创建五斗米教,并宣称自己得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并为“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传说在汉桓帝时在云台山骑虎升天而去。

虽然看似两者一脉相承,但是两者对于“道”的理解却大不一样,对于道家而言,道是无为、道是万物、道是天地生。道家主张“顺其自然”,并认为大道已废,故而社会没有道德仁义,因此不主张以法治人,而是用法惩治人。

而道教则不然,道教虽然继承道家哲学,但却又脱胎于道家,道教将“道”有时看成天地之本源,有时解释为生生灭灭的的规律、有时又解释为阴阳交互的作用,甚至于认为“道”就是道教至高神太上老君。

相对于道家来说,道教多了一些宗教化及神性。将原有道家的哲学思想弱化,并在此基础上承袭了上方仙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他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

简单来说,道教将道家哲学的中抽象化演变成为了具体,在老子的描述中,道是无处不在、不可捉摸的,也是演化万物的根本所在。而在道教中,道是具体的,是规则的化身,也是修行的基础,成为了道教寻求“仙道贵生”的根本。因此,两者虽然都讲“道”,但对于道的理解,却大不相同。

“元君”是女仙专用名称,陆判为什么会被称为“陆元君”

张三丰为什么不能叫“天师”,只能称“真人”

方仙道:被道教抛弃、融合的另一学派

举报/反馈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