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术郭子旭(一旭道长)官方主页

便捷导航

道家的溯源
作者:超级管理员 日期:2023-01-29 浏览次数:72

世界有五大文明(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希伯来文明、印度河文明及黄河文明),有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及古代中国),能够传承至今而核心犹存者,惟有中国的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中流砥柱,黄河文明是至少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非常发达。其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以及贯穿天地人三才、囊括万物的实用体系,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实社会,依然活力四射,意义非凡。这首先应当感谢我们的祖先,是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弥足让华夏子孙世代引以为荣的文化,也就是如今令海内外人士津津乐道的、举世瞩目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来说,就是以道文化为核心、以性命贯通天人、囊括万物而包罗万象的独特文化体系。以九家之术为流;以万法归一为根本,而以诸子百家为发端,体系完备,气势恢弘,雅俗共赏,家喻户晓,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这种文化体系是中国所特有的最具民族特色的精神瑰宝,也是中华民族至今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法宝。而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道家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道家文化,直承黄老,超凡脱俗,以性命为根本,以超脱为目的,以道法自然为宗旨,以天人合一为规矩,往古来今不寻常。在中华大地上道家浑圆如天,《易》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因此,教是形式,道是根本,文化是源头活水,性命是天人核心,教外别传独有因,直指人心尚其真。既知道是灵魂,教有根本,自当独具慧眼,舍妄求真,返本还源,革故鼎新。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数千年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道文化,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文化巨匠,哺育和影响了无数的中华儿女,其功一如日月在天而光炳千秋,又如江河奔流而泽被万世。而不同时代的道文化传承,则有着不同的特点。三代以上,道在明君帝王,其道与天地合辙,如水流行,自上而下,以传世俗。故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帝王金口玉言,皆存自然造化至道,妙合性命天人至理。《易》曰:“乾以君之。”三代之时,道在君子师儒,其道与日月同轨,昼夜相推,自朝而夕,天心在午,贯通天地。故神圣经典,文化天下,字字珠玑,篇篇良言,直指天人性命真谛,羽翼丰满而体系兼备。《易》曰:“坤以藏之。”三代以下,道归方外门内,其道与万物并行,点化乾坤,时显时隐,三教分化,各行其务。故三教经典,各有发挥,皆能与性命相贯,处处与至道妙合。因地制宜,因缘说法,随机应变,随时显化,故千经万典言语文字虽异,而妙义不关文字,言外始存真意,弦外方会妙音。《易》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三教分立而天道完备,三足鼎立而道传千秋万代,至今神韵犹存。其中道家文化地位犹为显著,从几千年历史发展来看,几乎每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时,都是道家文化力挽狂澜,扭转乾坤,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和平年代则又休养生息,济危救难,教化一方圣土,泽被一方生灵。而教外别传、口口相授、身体力行、韬光养晦的传承方式,更保证了道文化的原汁原味,保证了道文化的延续不断。

从先秦道家立宗至今的两千多年历史发展来看,道家文化作为暗里之明灯,度世之宝筏,千百年来从学者如云,修持者如星,影响波及海内外,为中华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今,先祖所传瑰宝竟至不绝于缕,几成绝学,为什么?因为了解和掌握真正道家文化的人太少,因为能够说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太少。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可以改变未来,而要想改变和创造未来,必须从自我、从现在做起。开来先须继往,启后还须承前,正本须知其本,清源须接清源,匡扶正道须有正道,顺其自然须知自然。道家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发展,需要一大批有志之士全力以赴、身体力行地投入其中,而首先要做的是,为火种的传播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线不断,可成万全。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只有经过不懈努力才可能取得辉煌成果,从而才能迎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复兴。如今道家文化不绝如缕,但难能可贵的是薪火相继而火种犹存,所以,道家应该担当起挽救和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须知,只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复兴才能保证道家文化的长盛不衰,才能对得起列祖列宗,才能造福子孙后代。替天行道,卓尔不群,济危救难,匡扶正道,历史上就是道家一贯的传统和做法,也必然是当今道家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现在一般人提起道家文化,都会觉得过于驳杂而有些另类,所以存在许多误解和偏见,因为他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独远世俗而与众不同。甚至一些文化名人,也把道家文化说成是药铺,认为只有当社会和个体有病时才会想到他、需要他。也因此,人们对道家文化的认识往往会走两种极端:其一是认为道家文化主张清净无为,过于消极保守;其二是认为道家文化就是画符念咒,等同江湖术数。其实,前者是执源而不知流,后者则是泥流而不知源,都是极其片面和肤浅的认识,是人为割裂源流而不能贯通。源头水清无鱼,末流泥沙俱下,岂是道之根本?须知保守是为保全,随缘是为流传,薪火相继方能真种不失,一脉相承方能遥接清源,大道绝不仅是世俗红尘寻常百姓的拐杖和工具,更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支柱和核心,其功直贯古今,其地位至高无上。

因此,要想弘扬道家文化,目光必须长远,冷静反思为先,惯看潮落潮起,还当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易经》所说的“与时偕行”,即“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我们首先应该仔细梳理一下道家文化,团结一批有志之士,培养一批中坚力量,以便更好地继承、整理,在深刻、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再谈发扬光大。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热潮席卷世界的今天,我们绝不能鼠目寸光,急功近利,为了一时之繁华而削足适履,过分迎合世俗。要想传播和弘扬真正的道家文化,必须不离道之根本,首先应该把我们的家底弄清楚,然后再去传播方能顺理成章。否则以讹传讹,必然贻患无穷,是对文化不负责任,也愧对历代先祖,无颜后世子孙。

那么,什么是道之根本?什么是真正的道家文化?我们以为,在传统道学体系中,以丹道、符箓、术数共成三大主脉,作为道家文化之核心,三足鼎立,三位一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别立三才而博大精深,高人巨匠,代传不绝。其体天人合一,其用天人相应,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故能随时随机,流行方外而通达红尘,至今体用皆存。自圣真开教传道以来,此三脉交互为用,各显其功。其体系以一道为根柢,而以丹道为主干,以符箓为树枝,又以术数为树叶。丹道法天,符箓象地,术数成人;丹道脱俗,符箓混俗,术数通俗;丹道神明,符箓高明,术数精明。道不远人,性命为本,故道学内立丹道,中合术数,外用符箓,丹道为宗为正而至高无上,符箓、术数则为左辅右弼为护道助道之用。道法自然,天人一理,入道可超凡,成道可跻圣,惟丹道真传正脉可成就性命正功,解脱身心,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直超神圣不测之彼岸,故先贤誉之为神仙之学、性命双修金丹大道。而性命双修金丹大道能够历经历史沧桑巨变,传承至今而道脉犹存,实属不易之至。“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历代先祖韬光养晦,引而不发,述而不作,口口相传,身体力行而行道证道,薪火相传不令中断一时,其功莫大焉。

如今,欣逢盛世,幸遇和平,西风东渐,南北贯通,历史机遇不容错过,中华文明必当再次腾飞。作为道家玄门后学,如何才能承担起上天赐与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为振兴道家文化乃至光复中华文明尽到自己一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还当深思熟虑,岂能无动于衷!

举报/反馈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