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术郭子旭(一旭道长)官方主页

便捷导航

中国隐逸文化你了解多少《道家文化》
作者:超级管理员 日期:2023-01-29 浏览次数:60

  在我国古代的文人学者中,似乎总是有隐居的气氛。对他们而言,隐逸是正直和桀骜的象征,是官场或生活遭受挫折后的归宿和寄托。

道家文化

  隐逸亦可称为“出世”,这一个词最直观的描述了隐逸生活的含义,就是远离世俗,不再过问世俗之事。“钓因鹤守,果遣猿守”这种与自然充分融为一体的生活,便是我国古代隐逸之士对生活最纯真的向往。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著名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中写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由此可以看出隐逸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对隐逸有了准确的分类。


  商山四皓


  1、乱世下的心理寄托——佛教对于隐逸文化的影响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原,佛教以其慈悲为怀,兼济天下的理想情怀很快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信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道教成为了当时盛行的主流思想,有诗歌曾经记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足以可见当时佛教在魏晋之际的繁盛。佛教鼓励信徒“出世”即远离世俗,六根清净才可以参透佛法,乱世之下,渴望平静安宁生活的人民潜意识中逃避现实的想法与佛教所倡导的六根清净的理念不谋而合,佛教的盛行进一步诱发了人们在战乱下逃避现实归隐山林的内心想法。


  2、道教“越名教而任自然”理念的引导道家推崇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理念也是推动当时士人归隐的重要原因之一。道教在魏晋南北朝与佛教一起取代了儒家学说在汉代以来的主导地位,道家思想所推崇的就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所以在这种亲近自然的理论之下,许多名士们纷纷走入山林去追求道家思想的真谛。隐逸文化在我国古代社会所形成的历史必然性隐逸文化与我国的传统儒释道精神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隐逸文化在中国的形成有着其社会、历史、文化和审美的必然性。


  道教


  1、从众心理在作祟——隐逸文化的社会坏境必然性一种思想和行为方式在一个时代的流行,除了它自身的因素和外界的环境之外,受众的心理倾向也与之有重要的关系。东晋时期,著名隐逸诗人陶渊明成为了当时引领隐逸之风的主流。陶渊明在隐逸生活中国创造出的大量悠然自得的的隐逸诗篇让无数人开始对隐逸生活产生向往。上层士人推崇佛道文化,亲近自然的思想理念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下层阶级的士人们,这样一来,隐逸文化渗透到了当时的各个阶层,成为了社会会的主流思想。


  2、佛道思想的影响——隐逸文化的文化必然性道教和佛教都推崇无为而治,亲近自然的理念,都鼓励人们轻视功名利禄而寄情山水万物。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魏晋名士们纷纷归隐山林,魏晋时期最为著名的隐士“竹林七贤”就是名士受佛道思想影响而归隐山林的代表。“竹林七贤”可以说是《道德经》中所提到的“大隐”,他们其中有一些人并不是完全与官场和现实脱节而隐匿与山野之间,而是秉持着隐逸之心却依然在朝为官,他们大部分的时间肆意酣畅与竹林之间,但是却依然在朝堂上发挥的自己的见解。


  3、赢不过,躲得过——隐逸文化的历史必然性隐逸文化的产生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官场制度和阶级关系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秦汉封建集权的制度建立以来,阶级分化就愈加的明显,下层阶级的官员或是身份地位不高的官员常常会在官场上受到歧视或排挤,党羽之争,奸臣之蔑常常会使一些正义的官员倍受打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打击了无数下层阶级有志之士的积极向上的心。于是这个时候,他们便会倾向于远离官场寄情于山水之间来宽慰自己的心灵。到了魏晋南北朝之际,治者实行严苛的九品中正制,以贵族身份的高低作为选官标准,平民学者们受到了无限的剥削与压迫。在看透了统治者丑陋的嘴脸和贵族阶级不问民生的享乐之风后,一些出身低微的有志之士和文人学子,不堪贵族阶级的侮辱,所以他们就选择寄情于山水,归隐入山林。


微信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